來源:家長幫杭州站 2018-07-26 17:20:29
黃鳳英,浙江省特級教師,浙江省科研型校長,2004年由溫州人才引進到杭州,現任杭州濮家小學教育集團校長、書記。
杭州濮家小學教育集團,是杭州市實驗學校,杭州市小班化教育示范學校,杭州市江干區城區一級A類學校。集團現有濮家、萬家、筧新三個校區。
集團能有不斷的發展和進步,是在黃鳳英校長的帶領下,全校教師進行了一番努力探索得來的成果。學校先后針對學生生活比較單一,課業負擔偏重,后端孩子未能得到充分關注等問題,提出努力打造陽光教育,積極探索育人新模式,取得了驕人的成績。
教育教學思想:陽光教育
陽光教育理念:“陽光教育”學校堅持了十多年,它是指一種給學校的校園生活帶來光明、溫暖和生命活力的教育。它以“積極心態決定幸福人生,健康方式鑄就未來發展”為口號,全面培育“七彩陽光少年”。
提出“陽光教育”的背景
“陽光教育”針對的是學校存在育人目標單一,偏智育,急于求成,育人實踐枯燥無味、缺乏童趣,育人評價重成人外力干預、缺兒童自身內省。黃校長認為,學校教育應具有強大的生機和活力。
“陽光教育”的“陽光”,對濮家小學來說是有特別的含義的。2006年,濮家小學的28位同學榮獲“陽光伙伴”全國總冠軍。“陽光伙伴”活動是由教育部組織的大型體育勵志類集體競賽。比賽形式以28人為一組,不限男女、高矮,參賽隊友之間兩兩綁腿、肩搭著肩,形成“28人29足”的陣式,進行距離為50米的集體賽跑。這支隊伍最終戰勝眾多對手,沖出杭州,走出浙江,決勝長沙,捧得全國總冠軍獎杯,并以8.88秒的好成績打破該項活動的吉尼斯世界紀錄,還入選了2007年杭州市“感動校園十件實事”。這帶給濮家小學的全校師生一種強烈熏陶、感染和震撼,給學校構建充滿生機的陽光校園以深刻啟迪。也由此,學校開始了“陽光教育”的實踐征途。學校希望通過“陽光教育”,學校里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有夢想、有追求,能拼搏、能合作。經過全面實踐與研究,學校的省級課題《培養“陽光少年”,探索“陽光教育”——構建讓孩子身心充滿陽光的學校生活》先后榮獲浙江省、杭州市基礎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。同時,由此深化的國家教育部課題《培育“七彩陽光少年”:學校育人模式轉換的新探索》成功立項,正逐步為學校育人模式的轉換提供創新的思路、完整的內容、有序的運作機制和規范的操作方法。
育人模式轉變的新探索
在育人模式轉變的研究過程中,學校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,學校教育更多的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發生,不能與生活實踐建立有效聯系。不得不承認,知識傳遞和技能訓練仍然是教學的基本方式,多數時候這種傳授與訓練是可以脫離情境的,但是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優秀品格的養成卻是“書上得來終覺淺”的。也正因為是真實情境的缺失,割裂了知識與生活真實的聯系,知識、能力不能有效遷移,使得學校的教育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中有效達成。
由此引發學校思考:學校教育如何創設更多“全真的學習情境”,讓實踐更加真實,讓感受更加真切,讓教育更有實際效果。
這種新的學習模式就是讓學生面對真實的世界,解決實際問題。的確,理想的教育不應止于課堂、校園,而應到真實的社會中,走向大自然。于是,學校以陽光課程的核心理念為指導,建設“三場”來創建拓展課程的全真學習情境。
3
實施課程的全真學習情境:“三場”
“三場”是指“陽光農場”“陽光工場”與“陽光商場”。“三場”不只是學農、學工、學商,而是各類課程整合實施的基地,在這里可以體驗勞動的樂趣,可以寫詩作畫,可以進行科學實驗成果應用,可以培養學生的財商。師生勞動是真實的勞動,制作是真實的制作,經營是真實的經營,公益是真正用孩子辛苦賺來的每一分錢去盡心完成的。
1.“陽光農場”
筧新校區的屋頂農場開辟了面積為1200多平方米的耕種區和養殖區,分靈動小池(水上作物、水產養殖區)、繽紛果園(水果培育區)、妙趣農莊(農作物種植區)、向陽花圃(校花向日葵環形區)、豬寶堡(豬圈頂上種甘蔗、中間養小豬、下面是沼氣池)等五個區塊,創建農場實景,每班各有三分三,實施自動化灌溉和生態化種植。學校聘請了省農科院專家為顧問,借助“歐盟”生態項目,申報“國際生態學校”,使之成為實施自然實踐、生命教育課程的重要基地,為學生創設全真的學習環境。
學校創建“生態課程”六大實踐主題,開展豐富的勞動教育、生態教育活動。在田間揮汗,替代了單調的廣播操;在播種中,學會了耐心與等待,體驗了生命的奇跡;在種植中,獲得了現代農業科學知識;怕臟怕累的小公主可以擼起袖子喂小豬;衣來伸手的小皇帝親手栽種蔬菜,深刻地體會了“粒粒皆辛苦”的含義。
2.“陽光工場”
“陽光工場”:建設集機器人室、科教模型室、木工坊、模擬運動室、創新實驗室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科技生活一體化的活動空間。筧新校區的“陽光工場”面積達600平方米,共18個空間。
利用“陽光工場”研發STEM+課程。STEM+教育并不是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數學教育的簡單疊加,而是要將幾門學科內容組合形成有機整體,用多種學科的知識來共同解決,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。學生在“陽光工場”,以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為導向,開展解決問題的研究,利用智能硬件結合學校的木工工藝、3D打印、電子工具、科教模型等設備進行創新、創造甚至發明。比如聲控燈,藍牙音響、氣象觀測站、木鋼琴等等。“陽光工場”成為了學生科技互動展示和學習探索的空間,是創造發明的重要基地。學生何中天為媽媽的工作分憂,發明了《蠕動驅動雙向全能型配藥裝置》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項目一等獎。
3.“陽光商場”
“陽光商場”:是學校的少先隊大隊部組織下,孩子們進行果蔬、工藝品交易,舊物回收以物換物的綜合實踐基地。筧新校區的“陽光商場”實體店面積不到100平方米,設有貨柜、收銀臺,整齊擺放各類物品,定時開展經營業務。“陽光商場”培養學生的財商,誠信經營,經商有道;讓學生知道每一分錢都來之易;也知道怎么花錢才是有意義的,身體力行,用自己賺的錢做公益,去踐行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的公益宣言,打造濮小公益品牌。
“陽光商場”實施CEO課程,推進“銷售助理—銷售達人—陽光濮商”層級運作機制,培養有社會責任擔當、實踐創新意識的“陽光濮商”,借力義賣,合作企業,擴大濮小公益影響力。模仿“阿里閑魚”開展以物易物。學生將自己舊物擺上貨架,標出價格或寫明自己希望交換的物品,還有人會寫上關于物品的小故事,讓交易增加了情感的交流;商場里,孩子們出售“陽光農場”種植的綠色蔬菜、水果或“陽光工場”制作的手工作品、3D模具等,將所得款項全部捐給集團少先隊大隊部自行管理的夢想基金,用于公益慈善支出;學校每年會在迎新年和六一兒童節開展的大型活動中,整合進行義賣活動,讓孩子們的節日快樂而又溫暖。
“三場”相對獨立,又相互聯系。如利用工場實驗室進行研發,到農場進行實踐應用,收獲成果再到商場交易,交易所獲得的報酬又可以投入研發。學校以“三場”為平臺,開展了“三節”(工科節、農科節,義賣節)活動,切實保證拓展課程中的真實空間,真正的實踐,真切的體驗。
在核心素養方面,小學階段應該重點培養哪些方面
濮小教育集團的三個校區,在集團共同的陽光教育的文化引領下,各校區通過多年的努力,形成了三個不同的校園特色——濮家校區體育特色學校,萬家校區藝術特色學校,筧新校區科技特色學校。三大特色猶如三駕馬車驅動集團化辦學的快速發展。“三場三節”的建設和活動開展,為孩子的學習和活動提供了真實的實踐機會。學校特色,創新模式,實現了學校課程改革。濮家小學的陽光課程主要指向三大核心素養,它分別和特色學科相對應:健康、樂學、尚美。
健康:不僅包含身體健康,也包含心理健康。比如說孩子一定要有自信,要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,要善于合作交往等。
樂學:包含好學和會學,好學是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,會學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習慣和思維方式。
尚美:包含藝術美和品德美。要指導學生提高藝術素養,養成良好乃至高尚的品格。
黃校長說,學校對三大核心素養是有計劃的,希望通過六年小學階段的學習,濮小的畢業生都能夠具有健康、樂學、尚美的品質,都能成為“211陽光少年”。“211陽光少年”也是與學校的學科特色相對應的,是指學生要具備至少兩項體育技能,一門藝術技能,還必須參與一個科技項目的研究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題
盡在奧數網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